上海市消毒品协会网站欢迎您!

中国消毒信息网

China disinfec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上海市消毒品协会

Shanghai Disinfectant Association(SDA)

中国消毒信息网

China disinfec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上海市消毒品协会主办

Shanghai Disinfectant Association(SDA)

  
资讯中心
    
消毒知识(一)
来源:《现代消毒学进展》(第一卷) | 作者:上海市消毒品协会 | 发布时间: 2020-09-10 | 59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消毒学(disinfectionolog)
当我们阐明了灭菌、消毒、防腐、保藏的定义之后,则不难给出消毒学的概念。
传统消毒学是研究杀灭和去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这个定义表明,消毒学包括了消毒和灭菌两个内容,因为它们都是研究杀灭和去除外环境中微生物的科学,只是杀灭和去除的目标微生物和程度稍有差别而已。而防腐和保存仅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非将其杀灭或去除,故不属于传统消毒学的范畴。
现代的消毒学(modern disinfectionology)是研究杀灭、去除和抑制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科学。这样,现代消毒学就包括了消毒、灭菌、防腐、保藏等方面的内容目。目前认为,消毒学是预防医学中的一个二级学科。但实际上现代消毒学已经超出了医学的范畴。
“消毒学”一词首见于薛广波主编《实用消毒学》(1986,人民军医出版社),英文单词 “disinfectionology” 是2007年8月薛广波访问德国时,在汉堡提出的,经Peter GB及Wolfang M商量一致认同后,发表于《消毒信息报》第10期,2007年10月28日。相关单词还有:disinfectionological(消毒学的),disinfectionologist(消毒学家)。

灭菌(sterilization) 
灭菌是杀灭或除去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意为完全杀死或除掉外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然而事实上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物品污染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减少到10-6,换句话说,若对100万件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只容许有一件物品中存留活的微生物。由此可见,“灭菌”一词具有严格的定义,对经过灭菌处理后的物品采用“几乎无菌”或“部分达到了灭菌”等字眼进行评价都是不恰当的。
在医疗用品中,凡是接触输入病人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或进入无菌组织和无菌体腔的器材,都必须达到灭菌。而仅接触皮肤及表浅有菌体腔粘膜的器材,以及一般卫生用品,只要作消毒处理就可以了。
最近,国外有些专家提出,sterilization一词要求太高、太绝对,动议在需要用到sterilization时,有时可改用“asepsis”代替。
灭菌剂(sterile agent)
灭菌剂是指能够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真菌、病毒、立克次体等)的化学物质。目前在医学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灭菌剂有醛类化合物,烷基化杂环气体灭菌剂。一些过氧化物、含氯、含溴化合物的杀菌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达到灭菌的效果,但国内外均不其称为灭菌剂。
在物理方法中,热力、电离辐射、微波、等离子体等,可用作灭菌。用其制备的灭菌器材可称为灭菌器(sterilizer)。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这里所说的“外环境”最初仅指无生命的物体表面,目前一般认为,除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物体外,也包括有生命机体的体表和表浅体腔,这里所说的“病原微生物”,包括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例如: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等。消毒并不要求杀灭或去除污染物体的全部病原微生物,而是使其减少到不至于引起疾病的数量。一般来说,在医用器材和医疗环境的消毒中, 若能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在消毒过程中的存活概率减少到10-3,就可以了。换句话说,通过消毒处理后,杀灭或去除了原有微生物的99.9%,也就达到了消毒要求。最近,德国有人提出,在某些情况下,要求消毒的效果达到杀灭试验微生物的4~5个对数值,即消毒过程中使每个微生物的存活概率降低到10-4~10-5,对此,不少专家有不同意见。若用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的杀灭率来评定消毒效果,一般以杀灭或清除率达到90%为合格。在卫生防病消毒中, 这个标准还可以降低一些,一般来说,如果能杀灭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的 80%以上,则应该是能接受的。
有人把杀灭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昆虫及消除化学毒物,也称为“消毒”,这显然是不恰当的。但是,近年来国外已将消毒所杀灭的微生物范围扩大到了藻类和某些寄生虫,杀灭藻类和这些寄生虫及它们的卵和幼虫,也是消毒。
按照目的,可将消毒分为两类: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
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 
疫源地是传染源排出病原微生物所能波及的范围。对疫源地内污染物的消毒称为疫源地消毒。例如,在传染病病房进行的消毒和传染病人的家庭消毒即为此种类型。疫源地消毒又有两种情况:
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
随时消毒是在疫源地内存在传染源时进行的消毒,例如每天随时进行的传染病病人床边消毒。其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消除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除虫媒传染病外,所有传染病和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均应进行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
终末消毒是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例如,传染病人住院,转移住处或死亡后进行的病室消毒,即为此类。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和结核、炭疽等需要终末消毒。由条件致病菌和在外环境中存活力不强的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可以不进行终末消毒。
近年来,相继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等病的流行,对这疾病,也必须进行疫源地消毒。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 
是在没有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疫源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的消毒。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防病消毒,医院非传染病区进行的消毒,对医疗用品,器械,公用物品,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饮水,餐具等进行的消毒,需要进行预防性消毒的物品和场所,一般都有一定的卫生学指标要求,即必须将其污染的菌数控制在规定的菌数以下。近年来,我国发布了20多个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不同场所的空气、表面、物品等,提出了具体的微生物控制指标。2006年,上海市消毒品协会制订和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对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提供了具体方法。
消毒剂(disinfectant)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物。最初仅指杀灭无生命物体表面的化学药物,目前已将消毒剂的概念扩大到杀灭无生命的物体和人或动物体表及表浅体腔的致病微生物的药物。对消毒剂的要求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病毒,而不要求杀灭细菌芽胞。但能杀灭一切微生物的灭菌剂是更好的消毒剂。在国外,消毒剂包括化学物质,也偶见包括能起到同样作用的物理因子。在国内,对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称为消毒剂,而将用于消毒的物理因子称为物理消毒法或消毒器。
按照消毒剂的作用水平,可将其分为三类:
高水平消毒剂(high-level disinfectant)
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使用足够浓度时也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消毒剂。
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ant)
可以杀灭各种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杆菌、亲脂病毒和某些非亲脂病毒,真菌孢子,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消毒剂。
低效消毒(low-level disinfectant)
能杀灭除结核杆菌以外的各种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和某些非亲脂病毒、某些真菌孢子,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的消毒剂。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分类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和合理,因为高效消毒剂在使用浓度不足以杀灭芽胞时,则不能算高效。同样,中效和低效消毒剂在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不足以杀灭规定杀灭的微生物时,则不能称为低效或中效消毒剂。同样,中效甚至低效消毒剂在使用高浓度和特殊条件(例如较高温度下,或合理复配后)也能杀灭芽胞,因此,这种简单的分类,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对一种消毒剂定性。在国外,这种分类方法已趋向不再使用。

防腐(antisepsis)
杀灭或抑制活体组织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防止组织感染,称为防腐。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称为防腐剂(antiseptic)。对防腐剂的要求是必须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要求一定能将其杀死,同时,这类药物必须对人的毒性低,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小。大多数化学灭菌剂和消毒剂在较低的浓度时,可以作为防腐剂。

保藏(preservation)
采用化学药物或物理的方法防止物质的生物学腐败,称为保藏(或保存)。保藏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医学上,涉及尸体、组织、器官和药物的保藏;在日常生活中,涉及食物、化装品的保藏;在工农业生产中,涉及工业产品、  农副业产品等的保藏。用于保藏的化学药物称为保存剂(preservative)。凡是有抗腐败作用的理化因子均可用于保藏。

摘录:《现代消毒学进展》(第一卷)
  
消毒小知识